4月18日,桃李面包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9.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8%,延续了其2021年度业绩增收不增利的业绩颓势。对于两次净利润下滑原因,桃李面包在财报分析中均提及“原料成本上涨”。业内人士认为,原料成本上涨已经是食品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刨除原料成本之外,来自宾堡、达利、好利来、味多美、巴黎贝甜等新老对手的竞争压力也是桃李面包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增收不增利
桃李面包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
根据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9.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2.8%。
对于净利下滑,桃李面包在业绩预告中称,“由于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终端配送服务费用增长导致公司本期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此外,去年同期公司汇兑收益及理财收益高于本期也是影响业绩的主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月前公布的年度业绩报告中,桃李面包2021年业绩同样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数据显示,桃李面包报告期内实现营收63.35亿元,同比增长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3亿元,同比下降13.54%。此次净利润下滑也是桃李面包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净利润下滑。
对此,桃李面包在年报中解释,报告期内,营业成本46.70亿元,同比增长11.84%,毛利率同比减少3.69%,主要是由于2020年同期受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影响,公司人力成本低于本期;本期促销力度增大折让率高于去年同期;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两份财报在分析净利润下滑原因时,“原材料价格上涨”均被提及。而桃李面包如何应对原材料上涨对其利润空间的挤压成为市场的关注重点,“针对原材料上涨,贵公司的面包产品是否会涨价?”多位投资者在投资互动平台提问,但桃李面包并未做具体回复。
“投资者之所以关注桃李面包是否会涨价,是因为在原材料因素影响下,消费品提价几乎是难以绕开的话题。”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涨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但最多也就是减缓利润下滑的幅度,不能做到完全填补成本上涨缺口甚至可能影响营收增长。
对于如何改善净利润下滑趋势以及未来是否会提价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桃李面包,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竞争加剧
比起原料成本上涨,拥挤的烘焙赛道对桃李面包利润空间的蚕食或更为严重。
“在新消费时代,烘焙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目前,桃李面包不仅要与宾堡、达利园等老牌烘焙品牌争长短,采用连锁店模式的巴黎贝甜、好利来、克莉丝汀等烘焙品牌也在不断挤压桃李面包市场份额。”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资料显示,1997年桃李面包正式成立,此后数年一直在开拓全国市场。桃李面包专注于以面包及糕点为核心的烘焙类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属于国内知名的“中央工厂+批发”式烘焙食品生产企业。
在烘焙赛道,老牌食品企业从未停止扩张的脚步。据了解,与桃李面包一样采取“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的老对手宾堡,已完成收购北京曼可顿、上海曼可顿、广东曼可顿和四川曼可顿100%的股权;2018年10月,长保面包领域的龙头达利食品推出了全新品牌“美焙辰”,进军短保市场。
此外,烘焙赛道也迎来投资热潮。仅2021年,墨茉点心局就迎来3轮融资,虎头局、泸溪河、爸爸糖等多个烘焙品牌也相继宣布融资信息。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1-9月烘焙食品行业投资事件多达22起,投资金额达到57.0亿元,是2016年的3倍左右。
在新老品牌风头正盛的背景下,桃李面包发展似乎并不乐观。2021年财报显示,桃李面包39家子公司中,13家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大部分为南方公司,上海桃李、海南桃李、江苏桃李、福州桃李、厦门桃李均亏逾千万元。在发布年报的当天,桃李面包还发布公告称,“拟注销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州桃李面包有限公司和厦门桃李面包有限公司”。
“桃李面包的差异化不足、品牌影响力也有限,因此竞争优势不明显,深受市场需求波动影响。”沈萌表示,未来,桃李面包只有利用其已经形成的品牌形象,加快产品研发创新的速度以及生产制造技术上迭代,才有可能让自己从价格竞争跨越到品牌竞争。
关键词: 桃李面包 桃李面包净利润下滑 桃李面包业绩 原料成本上涨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