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刚刚出现的时候,16GB存储空间还是标准配置,但在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后,如今128GB已然都不太够用了。随着手机App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也导致其体积变得越来越大,并倒逼手机存储空间一步步升级,其中最典型的自然就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超级App。
作为一款以移动支付为核心功能的App,支付宝在上线13年后已经多出了包括投资理财、社交、本地生活服务、购物、直播在内的一大堆功能,甚至“臃肿”也成为了许多用户对它的普遍印象。
(相关资料图)
为此,支付宝方面也琢磨着给App“减负”。继2022年推出“极速模式”,使得用户可根据手机运行情况开启,自动收起首页推荐并减少后台服务、加快页面浏览速度后,在今年的6月中旬,支付宝体验官、也就是支付宝的官方用户评测平台,则开启了“支付宝极小版本安装包评测”。然而这次测试在开始不到10天后,就戛然而止了。
近日有参于了此次支付宝极小版本安装包评测的网友反馈,支付宝体验官发布通知称,由于业务计划调整,极小安装包的测评任务暂停,如后续有测评需求会再次发起任务。“出师未捷身先死”或许就是支付宝极小版本安装包此次评测活动最真实的写照,那么为什么缩小App体积这一顺应用户呼声的尝试,会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呢?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在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大环境里,缩减App体积是一个符合企业长远利益,却极大伤害现实利益的操作。而削减App体积困难重重的根源,其实只需看App是如何一步步膨胀起来的就行。在技术层面,App体积越来越大的原因是随着闪存相关技术的升级,新款闪存颗粒往往具备更高的堆叠层数,使得其本身的起步容量在逐步提升,所以让开发者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
并且开发者也愈发青睐将App所需的资源都放在本地,毕竟这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快的打开速度和运行效率。所以归根结底,新硬件提高的任何计算能力总会是被新的软件消耗殆尽,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机游戏的体积已经从过去的数百MB,变成了如今动辄十几、二十GB。
在产品运营层面,App体积的增加显然也是为了承载更多功能。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围绕产品承载不同功能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上,国内厂商和海外企业其实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其中,海外互联网企业的做法是为单独的功能推出独立App,而国内厂商的策略则是打造超级App,但这则是因为两者所面临的竞争烈度不同所致。
所谓超级App,已经被认为是国内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不再所导致的结果,在缺乏增量的情况下,只有有了足够多的内容可供用户消耗,他们才会停留更长的时间,而在大规模用户长时间驻留后,超级APP也就形成了。超级App的商业逻辑就在汇聚流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拓展使用场景,并最终实现无限压低获客成本的效果。
既然一个App要满足数以亿计用户的需求,自然就只能做加法、而不能做减法了,一个个与最初设计时完全无关的功能就这样被逐渐加入。诸如支付宝这类超级App就像黑洞一样吞噬着流量,而这也是过去多年来它被赋予的职责。通常情况下,安装包大小与安装后所占据存储空间是成正比的,因此极小版本安装包也就意味着其App的体积会比常规App更小。
除非支付宝方面可以研发出更强的压缩算法,否则更小的App体积几乎就一定代表着更精简的功能,这确实对用户更友好,但绝对与支付宝本身的商业利益相违背。要知道,支付宝作为移动支付工具有着极为强烈的工具属性,在正常情况下,用户除了在消费场景之外往往是不会打开的,用完即走无疑更符合支付宝这款App的特性。
但成为超级App后,支付宝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是“逆天改命”,在本不应该聚拢如此多流量的情况下,是一次又一次的“输血”造就了当下包罗万象的支付宝App。如果真的有支付宝极小版本安装包出现,相信绝大多数用户都会选择卸载现在的版本,而选择前者。
靠着直播、本地生活服务等功能,支付宝App好不容易才摆脱了工具属性。要知道,让用户在支付宝上消耗更多的时间,早已是他们的头等大事。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支付宝祭出了生活号,并且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增强“生活”频道的存在感,又是联合NBA、又做短视频。所以支付宝极小版本的出现也就意味着要“返璞归真”,这几乎就等于是否定了过去十余年的各种尝试。
显而易见,支付宝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是以赚钱为天职的,因此极小版本安装包这样一个商业利益为负的尝试被叫停,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