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盛唐是唐朝最强大的时期,国力强盛,幅员辽阔,经济发达,军队强悍。唐朝征服了周边大量国家,不是并入国土之内,成为唐朝的一部分,就是俯首称臣,奉大唐为宗主,唐太宗李世民被周边民族称为"天可汗",意为天下共主。唐朝首都长安、东都洛阳都是国际化大都市,城中不仅有大量外国使节,还有各国留学生,以及大量做生意的胡商,长安180万人口中,有10多万外国人。
(相关资料图)
唐朝幅员最辽阔时,重新收回西域,灭高句丽、东突厥,统一草原各部,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等民族都成为大唐的子民,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国成为藩属,天竺、大食、波斯、拜占庭等遥远的国家也纷纷派出使节出使唐朝,万国来朝的盛况,在诗人们的妙笔下精彩呈现,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感同身受。
武则天曾亲自作诗《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描写接见万国来使的盛况:
千官肃事,万国朝宗。
载延百辟,爰集三宫。
君臣德合,鱼水斯同。
睿图方永,周历长隆。
武则天在诗中,表达的是作为皇帝,在皇宫招待各国使节和王公大臣,希望大臣们能和自己同心同德,让武周长久兴盛。
李白多年后寻访武则天明堂,写下《明堂赋》,赋的最后是一首描写武则天在洛阳宫明堂,接见万国来使盛况的诗:
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
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
诗中李白想象当年明堂开启四门,迎接各国使节的盛况,并希望现在的朝廷任用贤才,让盛世一直持续下去。
宰相诗人张九龄在《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中,开篇四句便是: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课最力已陈,赏延恩复博。…
此时时代已经来到开元盛世,此时的唐朝由唐玄宗李隆基掌舵,依旧保持着强大,万国来朝的仪式三年一次,继续进行。
储光羲写给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的诗中,开篇描写了阿倍仲麻吕前来唐朝留学的背景:
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
吾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
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
正是万国来朝的时代背景下,阿倍仲麻吕跟随日本遣唐使团来到大唐,在太学中学习,并开启仕途,还和李白、王维等人结为好友。
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描写大明宫上朝时的气象: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这首诗描写大明宫的气势,华丽至极,遗憾的是,这时已经是安史之乱后,此时内忧外患的唐朝已经难以使四夷宾服了,所谓的"万国衣冠拜冕旒。"只是对盛唐的追忆罢了。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