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经长时间的调查勘探,初步解开石头城位置之谜——
(相关资料图)
“石城虎踞”,“虎”威如何重振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位于城东的紫金山和城西的石头城同为南京地标性景区。盛夏酷暑天,一拨拨市民游人前往紫金山避暑纳凉、乐游山林,而石头城所在地的清凉山虽也拥有大面积的城市山林,却少有人来,难掩寂寞。倒是鬼脸城下秦淮河边,太阳落山后两岸散步休闲的市民很多。
作为南京城市起源地(石头城),清凉山遇冷并非其景观资源不丰富。由于景区被城市快速路、大流量干道分隔开,周边建筑团团包围,旅游配套设施欠缺,长期以来损害了景区在市民心中的吸引力。好在,南京激活清凉山的建设行动接连启动:地铁7号线清凉山站开建,古清凉寺复建已近完工,近日,石头城遗址博物馆征集入口设计方案,更为重振“石城虎踞”的“虎”威带来新的契机。
钟山与石城在南京城遥相呼应,虽然两景区区位资源、影响力各有不同,但钟山风景区这条已经盘活的“龙”,从环境整治、交通组织到旅游配套等一系列的理念和经验,都值得石头城这只“虎”学习、借鉴。
石城“年少成名”,钟山“大器晚成”
7月28日,南京向全球征集石头城遗址博物馆入口设计方案,当各界都在关心博物馆建设和遗址展示时,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名城处处长王昭昭请大家别忽略了这个入口的选址地——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蓄水池,国内首座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成的城市备用水源地。
现场勘探,蓄水池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包裹在野生山林中,地下有五六个篮球场大。这个水池是当时的南京城应急供水点,是北河口水厂供水系统组成部分。若不是此次规划征集,很多人不会知道清凉山顶“藏”有这样一个地方。主办者选择这里设计石头城遗址博物馆入口,希望把工业遗产、历史遗存和博物馆建筑结合打造,营造具有震撼力、标识度的历史文化场所。
入口设计是石头城遗址博物馆的“前奏和序曲”。对于石头城对南京城乃至江南文化的影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如数家珍。东汉建安十六年,孙权把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次年在石头山金陵邑故址筑城,名“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此前的秣陵只是个县城。从三国到六朝,石头城都因地居要冲备受重视,许多重大事件、重要战争、重要人物都与石头城联系密切。
“因此从东吴筑石头城开始,南京开启了自己的都城建设史。”贺云翱说,这是南京作为都城第一次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同时也是南方地区进入中国文明史的新篇章,南京成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其实肇始于石头城,石头城因此也成了南京别称。
不仅如此,唐以前江水直逼清凉山脚下,其南部又扼秦淮河口,成为古代城池和军事要塞,见证南京城与长江的历史变迁。石头城是六朝南京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地,南朝诗人何逊描写石头津“蔽日旌旗,连云樯橹”,彼时石头城已是对外交往和商业贸易窗口。隋荡平南朝都城后这里成了废弃故都,所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为“翻开”这段历史,从1998年开始,贺云翱和他的团队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一直到2021年,初步解开了石头城位置之谜。根据考证,“石头城遗址”位于今清凉山、国防园、菠萝山、红土山一带,北垣和东垣在清凉山,西垣在秦淮河东岸,南垣沿乌龙潭北岸。由于国防园历史上是清凉山的一部分,石头城主体就在清凉山。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诸葛亮出使东吴的这句慨叹,使石城和钟山在1800年前就开始了“对话”。相比石头城“年少成名”,早早矗立城市舞台,钟山显得有些“大器晚成”,直到明朝以后才迎来了“辉煌时代”。然而时过境迁,当钟山风景区众多景点创成世界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石头城的保护、振兴才刚刚起步。
但贺云翱认为,石头城之于南京的意义和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认真梳理石头城历史遗存并给予保护呈现,加上这一带在明朝就已形成的明城墙、鬼脸城、秦淮河山水城林风光,完全有条件建成和钟山双峰并峙的历史文化地标。
被城市“淹没”的清凉山,在游客心中“存在感”低
近年来随着河西开发,清凉山四面已成城市板块,相比东郊紫金山,在城市位置更“居中”了。可拥有如此丰富资源的历史文化景点和都市中难得的苍莽山林,清凉山却未能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请问从鬼脸城经国防园去清凉山怎么走?”8月4日下午,记者以一名游客身份体验“石城半日游”,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最好从山外绕道,原因是山路弯弯绕多,容易迷路。如从国防园东大门到清凉山,倒是有公交车路过,10分钟一班。记者掂量一番后,傍着滚滚车流取道城西干道、广州路,烈日下步行近一刻钟,才来到清凉山公园南大门。
一踏入清凉山,便来到一片清凉世界。公园内大树参天、绿荫遮蔽,山风吹来,十分惬意,而且山路蜿蜒、风景各异,忽而一片山间谷底,忽而一片坡地树林。在旅游平台上清凉山获评“清凉宝地首位”,所言不虚。
遗憾的是山道上少有行人。记者特意等了五六分钟,才等来一名登山者,攀谈后得知,老人家就住在附近,午休后到山上转转。当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南京知名景点都是“人挤人”,紫金山林泉深处更是游人众多,而清凉山人气寥寥,很少有外地游人。
公园内道路指向牌少,沿途岔路多。记者手持旅游地图,几经问路,才找到了清凉山通往国防园的那条“人造山道”。这条山道被誉为两座山相隔几十年的再次“牵手”,在南京城建史上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可在旅途中就是不好找,很少有人穿过。而且走着走着,便不时“撞见”碍眼的建筑群。在城西干道的“人造山道”上,可以看到前方一幢30多层的大楼“一柱擎天”,高出清凉山将近一倍。一些建筑群生硬地“插”入景区。在清凉山北坡山洼里,某高校一片宿舍楼三面紧挨着山林,在国防园和清凉门之间,也坐落着一片居民楼。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成玉宁梳理1920年—2020年清凉山片区地貌空间演化,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清凉山及其周边相对平缓的地方,逐步被城市建设占据。交通建设加剧原有山体割裂,整体空间变得破碎,因而虽然山林清幽,清凉山并不能闹中取静。周边建筑对清凉山造成很大干扰,也在很大程度上“碰伤”了景区。家住国防园附近、今年75岁的朱大爷回忆,小时候这一带山连着山。如今南北向的城西干道、东西向的广州路把这一片区分成4块,广州路紧挨着清凉山门,国防园东门开在快速路边。从空中看,被建筑包围的清凉山、国防园宛如孤岛。
建筑包围、交通不畅、配套不足,导致清凉山一带虽有极好的资源禀赋,但在游客心中的“存在感”很低,景区仿佛被城市淹没了。据了解,如今国防园工作日人流有三四百人次,周末七八百人次,清凉山旺季人流才2000人次。
借鉴“钟山经验”,全面系统保护历史文化景区
相比石头城的沉寂窘迫,紫金山呈现出一番“光鲜气象”:从陵园路、太岗路到中山门大街,所有进口都辟有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入口广场,景区内旅游道、步行道四通八达,外围则有下马坊、白马公园、钟山体育公园等一众公园烘托着,从景区四面望出去,空间十分净朗,很少看到有高楼闯入“镜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钟山整治前后历时10年。”南京市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南京市城建集团原总经理蔡龙介绍,钟山风景区也曾与城市犬牙交错,城中村散落,工企单位多,导致整个景区风貌特色不彰显。从2004年到2013年,钟山搬迁了97家工企单位,拆迁了11个城中村,累计拆除了100万平方米有损景观的建筑,建成了10个开放公园,众星拱月一样呵护着紫金山。景区内部尽可能恢复历史文脉,如通过下马坊公园、陵园路人行天桥建设,打通了从下马坊、四方城直到明孝陵的旅游线,保障了明孝陵景区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助力这一历史景区创成世界文化遗产。在风景区周边强化建筑影响评价,从山南的中山门大街到山北的宁栖路,外围严格控高,内部限建与旅游无关的建筑。
对此,王昭昭诚恳地说,清凉山地区处于长江大桥南下的交通主动脉城西干道和主城核心区广州路通往河西的交会处,和钟山所处区位、拥有资源有很大不同,加上过去认识上也不到位,所以受城市建设、交通影响很大,但这不能成为清凉山地区风貌不彰显、影响力较弱的理由。借鉴钟山风景名胜区创建经验,石头城所在地的清凉山周边区域应积极创造条件,整体保护、系统整治。
借鉴“钟山经验”,首先要打通被切断的历史文脉。“清凉山周边是国内唯一有条件成为地面城市建筑遗存的六朝文化遗产展示地。”贺云翱建议做好石头城考古遗址公园整体设计和建设规划,重新连接起被道路隔断的石头城遗址。针对被道路割裂的山体,他划出4条可行的连接路线,串联起清凉山、国防园、菠萝山、石头城、红土山,在这里打造全国唯一的城市中心地区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好活化好南京这座中国古都的核心起源地。
景区核心区要保护彰显好,景区边缘、外围也要协调管控好。专家认为,游人从城市进入景区,周遭环境都是景区的一部分,景区整治不能脱离外围环境,因此将来时机成熟了,结合考古遗址展示,“渗入”清凉山山林的建筑还是应该拆掉,让位于历史、让位于文化。在景区外围,还要做好城市界面的优化调整,使之和景区风貌尽可能协调起来。
从道路交通、旅游配套、环境建设,清凉山要向紫金山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专家认为,相对于内部建设管理,外围空间尤其是建筑控高要难得多。在景区外围,高楼一旦建起来,就几乎是不可逆的,对风貌区形成很大的“杀伤”。对此石头城历史保护区应向苏州古城区学习,14平方公里苏州古城的最高点,是建于南朝梁时的北寺塔,这样的坚守换来古城风貌宛然、与古为新。
从钟山环境整治到苏州古城保护,共同的经验是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贺云翱说,这不仅是清凉山,也是所有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遵循的理念。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