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与行动”为主题,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协办的“电力低碳转型年会2023”在北京举行。
本次年会发布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路径研究》《“双碳”目标下中国区域电力低碳转型路径研究》和《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 促进西北区域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等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新型电力系统路径研究、电力需求侧管理、储能发展、氢基能源发展趋势等多个话题成为与会专家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其中电动汽车也成为许多专家重点强调的需求侧响应资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公共充电桩充电价格出现明显上涨,上海、郑州、青岛等地均出现价格上调的情况。充电“变贵”的情况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会议现场 每经实习记者 周逸斐 摄
进入7月,全国多地、多个品牌的新能源充电站迎来一波涨价,主要是遍布在城市里的第三方商用充电站,部分桩的涨价幅度高达87%。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主流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在50度左右,按照最新电价计算,要比之前四、五十块的充电费贵将近一倍。
为何充电价格会出现上涨?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接受每经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首先,现在属于夏季用电高峰期,电力需求大幅增加,电价按需进行了调整。其次,这也和相关补贴政策有关,以前充电桩运营商享受的补贴比较多,如今补贴减少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另外,大部分充电桩企业仍处于不盈利甚至是亏损的状态,若不涨价,可能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充电费用的明显上涨让不少网友担心,照这一趋势,电动车的充电费用会不会向油价看齐?
张翔告诉记者,涨价不会成为未来的大趋势。
在张翔看来,充电桩涨价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消费者看到充电价格上涨,会觉得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变高,由此可能更倾向于买油车,这样就会影响到相关的政策,也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政府部门应该会要出台一些政策来做调整,更关键的是要降低运营商的成本。特别是电费以及停车位的租金,要让运营商的充电价格有吸引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则发文建议,公共充电桩的充电服务定价也应纳入政府价格监管机制,推动公共充电价格的确定和调整参照执行相关公用事业类服务的定价政策和程序。
正在充电中的新能源车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当前经济大背景下,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需要协同发展。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大户,新型电力系统该如何切实响应“双碳”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碳排放责任机制来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江亿表示,当前电力运行的用户侧存在海量的柔性和弹性资源,如电动汽车、建筑和工业负荷,具有各为其主、各自独立的特点,无法主动地与源网互动。这些海量的用户侧资源在传统统一调度方式下很难实现精准调控,亟需激活它们的“自律式”调节方式。
“激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态电价,一种是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即碳排放责任机制)。相对于前者的复杂性,后者更具备直观和简单易行等特点。碳排放责任机制一方面确定用电终端和电源侧应承担的碳排放责任,以进入碳交易平台;另一方面以动态碳排放责任激励用电终端参与电力调节,从而实现用电的‘低碳化’。”江亿说。
在江亿看来,基于电源侧和消费侧的不同特点,碳排放责任机制可以实现一手抓效率一手抓总量,在电源侧通过强度控制降低度电碳排放量,在消费侧通过总量控制降低用电导致的碳排放总量。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