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近日徐汇区天平街道举办的“Top说”TED演讲展演上,一群社区“红管家”相聚一堂,交流经验,畅谈心声。基层社区工作者如何发力,才能成为实现“治理重心下移”的关键力量?在彼此交流中,亮点频现。
“当时是我刚被调任至建新居民区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建新居民区书记陈琦娓娓道来,“站在太原路一个弄堂往里望去,就明显能看见一个铁皮搭建的违建。当时我就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人居住在里面?他又有着怎样的生活环境?”
这间9.7平方米的小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搭建在小区公共的弄堂通道中,阻碍居民日常通行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属于弄堂综合整治项目里一根难拔的钉子。陈琦从事社区工作已经有十年时间,面对着这种情况,她始终没有提及“违建”“整改”等词,而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拉拉家常。在之后的日子里,陈琦与居民王爷爷经过一次次聊天逐渐熟悉起来,王爷爷也了解到了陈琦的具体工作内容、做事的决心以及十平方米违建给弄堂造成的不便。在一声声榔头声中,弄堂露出了原本干净整洁、宽敞亮堂的过道。
从初见时的戒备,到聊天中的信任,再到最后拆违以后的释怀,王爷爷的眼神变化让陈琦感触良多,也让她再次真切体会到居委会做事是脚踏实地“走出来”的,不是能通过一个电话、一份通知就简单办到的。在平常的实践中,陈琦经常在建新居民区内实地巡访、到相邻街道走访,如果遇到什么棘手问题,她也会通过“书记沙龙”积极与其他书记交流。“我是我们街道最年轻的一位书记”,90后书记陈琦解释道,“天平街道成立的‘红蕴书记工作室’可以为居民区书记答疑解惑,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解决基层各类难题等各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增强新生代‘领头雁’的带队伍能力。”
这次拆违不仅是拆除王爷爷家十平方米的违建,也是拆除弄内居民的“心墙”。建新居民区是天平街道21个居民区里人数最大、户数最多、房屋类型最复杂的,但“消失的十平方米”让居民看到了居委会工作的决心,也让他们对居委会充满了信心。“我在实际的‘走四百’过程中遇到过许多问题,但是我始终和我的居委干部提出走访‘三不怕’原则——不怕麻烦、不怕辛苦、不怕问题。”陈琦最后总结道,“因为问题是走出来的,解决办法是走出来的,居民的幸福生活、对居委干部的信任,也是走出来的。”
基层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牢固基石,也是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有力支撑。天平街道“红管家”们的演讲中讲述了一线社会工作者“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的动人故事,更承载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社区方案、社区智慧。
关键词:
质检
推荐